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2,三大政策助力,妇幼检测要火!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5日 10:20:13

8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16日公布,推动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深入实施。


1668489974600636.png


《意见》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等7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政策。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各省、市、县级都应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


《意见》指出,加强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室)标准化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从事儿童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配备水平


  加强高质量产科建设,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条件。推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策略,健全“县级筛查、市级诊断、省级指导、区域辐射”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强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


  目前国内妇幼生殖健康检测市场空间高达约2000亿元,但渗透率不足10%,未来我们看好渗透率提升主要基于需求和政策两个方面。


  在需求端,大量成年女性存在生殖健康问题,随着女性的收入水平提升,对妇科疾病检查的重视度提升,未来女性个性化定期检查将成刚需。


  在政策端,国家放开三胎后又不断出台配套政策支持相关产业链,看好我国妇幼健康检测产业迎来长期增长。



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


4月8日,国家卫健委印发《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儿童常见疾病和恶性肿瘤是未来8-10年的长期大力发展方向。


1668490400325078.png


相关政策要点:

1、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产前筛查率达到90%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8%和90%以上。

2、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 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

3、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

4、儿童常见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妇幼保健医用设备标准发布


4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妇幼保健机构医用设备配备标准》。


《标准》明确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设备品目 193 种,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在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设备品目基础上增配 56 种有条件的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选配。


1668491149296585.png


《标准》明确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设备品目 193 种,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在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设备品目基础上增配 56 种,有条件的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选配。


其中明确规定了配置规模:


微信图片_20221111103839.png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国家版《标准》鼓励相关妇幼保健机构配置创新医疗设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可结合功能任务、群众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酌情配备手术机器人、胎儿镜、可穿戴设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创新设备。


01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备配置仅2.72%

  早在去年5月,卫生部办公厅就印发《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对全国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辖区内提供妇幼卫生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考核。

其中妇幼保健机构设备配置比例没有达到100%的,扣除40分。

  县级妇幼保健院建设和设备配置被提上日程。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妇幼保健院共计3024家。

  而中国青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备配置仅2.72%达标。

  在调查的19种妇幼保健设备中,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拥有率低于20%的有16种,其中,听力、视力、口腔保健与治疗设备缺额较大。

  这项专门针对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的调研发现,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设备缺乏且相对落后,大部分医疗设备来自各种项目配套支持,大部分设备陈旧老化,更新缓慢,导致相关保健业务无法开展。

02
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财政大力投入


去年底,国家工信部、卫健委等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其中规划明确了7个重点领域: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

妇幼健康装备被重点纳入其中。并且是“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医疗装备领域之一。

并且在去年《“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医疗卫生建设的主要任务,全国范围内大批医疗建设项目来袭。

其中要求每省份支持 1 个省级妇产项目建设,每省份支持 1 个儿科项目建设,支持分娩量较大、人口较多的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项目建设。

方案明确:建设所需资金,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筹措安排。

省级妇产科、儿科建设项目单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额度不超过 2 亿元,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不超过 5000 万元。



该文章为转载,如若作者或版权方对此转载有异议,请与我司联系,我司将及时进行更正。


上一条:已是第一篇

下一条:今起实施!妇幼系统设备配置新行标,采购大量IVD设备!

返回列表